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业界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四射

业界 2019-07-25 10:16:16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琦

导语

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活动,旨在发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作用,完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促进成果寻找应用场景,加速成果转变为产业技术并落地企业。

2019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系列活动中,部分高校院所展示了有待转化的科技成果,图为用于辅助口腔治疗的机器人。

  本报记者 华凌摄

  本报记者华凌

  面对变化不定的市场需求,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近日,北京的中关村燃起科技成果转化火花,并在北京市科委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对接大会上形成了燎原之势。

  在众多高校院所云集,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不再仅仅是实验室成果,更在积极进行落地转化,成为产品进入市场,惠及民生。

  挖掘科技成果源头的供给能力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原因,目前研发的高精度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有望成为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产品初具雏形,还是个孩子,才刚刚开始走路。以后能走多远,走到哪里,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在2019全国双创周的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系列活动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李佑祥在创新项目发布会上呼吁。

  今年2月,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2766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获得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其中北京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到33.4亿元,占全国27.6%,居首位。

  在2019年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对接大会上,北京市科委高新技术与成果转化处处长施辉阳表示:“目前在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源头的供给能力有待挖掘,当前,以论文为导向的科研体制仍未从根本上扭转,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还是存在‘两张皮’,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不足,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仍需加强。”

  中关村管委会创业服务处处长闫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高校院所是前沿原创性科技成果的发源地。而进入市场,高校院所只是转化单体,会形成信息孤岛,因此,不能让创新‘火花’稍纵即逝,要着力捕捉。我们为高校项目提供路演,把高精尖科技成果向投资人、企业及专业机构推介,助力与资本、产业和市场精准对接,打开高校成果转化的新局面。”

  记者了解到,在推出“火花”系列活动之前,去年,中关村管委会紧锣密鼓到北京各大高校就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情况频频调研、筹划酝酿。其间,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啟文提出,希望高校院所能够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着重建设专业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硬科技孵化器、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推动专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活动,旨在发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作用,完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促进成果寻找应用场景,加速成果转变为产业技术并落地企业,服务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闫颖介绍说。

  建技术转移学院培养专业人才

  “相比之下,医生在创业知识储备、成果转化运营管理等方面,略逊于其他创业者,我们能够做到的是把创新技术做好。中关村管委会搭建平台,给予有力支撑,帮助科研人员开展推介、投融资、项目路演、需求发布以及宣传等工作,这也让我们更能集中精力做擅长之事,并让手里的研究成果顺利转化。”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医生甄毅对科技日报记者坦言。

  “‘火花’活动的核心就是便捷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让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技术经理人等在一起碰撞出火花,使‘产学研用’对接更精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形成资源集聚汇集效应,建设科研转化服务实体,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闫颖说。

  施辉阳表示,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各类主体参与成果转化越来越活跃,特别是近几年,一批承接、转化高校院所科研成果的企业崭露头角。据去年跟踪调查统计,210家企业承接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1127项,投资额达108.7亿元,实现产值278.4亿元。

  然而,《报告》显示,在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仅9.5%(264家)的单位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的缺乏程度可见一斑。

  闫颖表示,我们支持高校院所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每年给与一定资金支持,鼓励聘用专业服务人才,加大力度帮助科学家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中关村管委会与教育部科技司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认定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12家机构为首批高校院所技术转移办公室。

  在中关村管委会指导和支持下,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也在近日应运而生,将推动技术“红娘”走向职业化。翁啟文提出,希望中关村示范区内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及个人加入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呼吁全球的技术经理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到中关村开展成果转化,共同推动中关村技术经理人事业发展,助力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针对专业化人才稀缺的情况,记者从北京市教委科研处了解到,北京将依托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丰富实践经验,建设北京技术转移学院,重点开展成果转化人才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养一批既懂科技成果转化,又具备法律、财务、市场等专业能力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成果转化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

  “国家大力推动双创,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秘书长陈柏强表示。

  闫颖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只有建立良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发挥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情,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

  据介绍,在打通成果转化政策“最后一公里”过程中,北京市近80%的高校院所针对国家和本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都制定了实施细则。2018年以来,北京大学围绕专利运营、兼职离岗等出台6项细化政策,当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亿元,同比翻番;中科院自动化所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由论文导向变为产出导向,2018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翻两番;北京工业大学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纳入教师绩效、岗位、职称考核指标并提高赋值权重;北京理工大学探索采取事先协议约定的方式,允许所创办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无偿使用学校科技成果,再根据企业发展情况由学校行权。

  施辉阳透露,目前北京市各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承接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例如,海淀区与北大、清华、北航等合作建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设立12亿元规模的投资母基金,累计转化成果111项,成立高科技企业46家;昌平区设立25亿元规模的服务创新创业和产业化引入专项基金,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区级财政资金,用于吸引研发机构落户;怀柔区建设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推动中科院17个院所的32个科研和产业项目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截至目前,亦庄国投累计投资转化落地项目110余个,投资额超过350亿元。

  “相信在中关村及各平台的大力支持下,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道路将会越来越宽阔、平坦、高效。”双创周参展创新企业之一、北京相貌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陈红由衷地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