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探索

亮点追踪

科学探索 2019-07-04 09:59:10

来源:科技日报社-中国科技网   责任编辑:李琦

导语

日前,加拿大韦仕敦大学物理和天文学系的研究人员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发表论文,提出了可以解释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和光度分布的“直接坍塌”理论。

  超大质量黑洞哪里来

  现在有了新理论

  直接坍塌理论假设超大质量黑洞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然后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最后由于宇宙中其他黑洞和恒星所产生的辐射而停止扩大。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人类发现了许多数十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当前流行的恒星残骸坍塌理论无法解释此现象。而最新的“直接坍塌”理论可解决这一问题。

  计算机仿真计算

  揭示外海王星天体成因

  近日,东京工业大学地球生命科学研究所(ELSI)的研究团队,利用复杂的计算机模拟,揭示了所谓的外海王星天体(TNO)的形成原因。研究团队进行了400多次大型撞击模拟和潮汐演化计算发现,根据大型TNO卫星系统的大小和轨道,TNO最可能由熔融的前身星撞击形成。

  TNO是一组比行星小,但比在海王星之外绕太阳系运行的彗星大的天体,了解它们的起源可以为整个太阳系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与地球等行星一样,TNO通常有自己的卫星。

  两星团将“接吻”

  有助探索宇宙形成过程

  天文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两个即将相撞的巨型星系团,这对于人们探索宇宙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星系团由数百个星系组成,而每个星系都包含数千亿颗恒星。自从宇宙大爆炸以来,这些星团通过碰撞和合并不断“长大”。由于它们体积庞大,碰撞可能需要大约10亿年才能完成,最后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星团。

  研究人员曾利用计算机模拟星团的碰撞过程——在最初的瞬间,两星系团之间产生激波,垂直于合并轴向外传播。本次发现则可以测试现有的模拟模型。“这些星系团给出这种合并冲击的首个明确证据。”文章第一作者、日本理研所及荷兰太空研究所研究人员顾立义(音译)表示,这次冲击在星系团之间形成了一个温度高达一亿摄氏度的热带区域,预计这一区域将会延伸到甚至超过巨型星系团的边界。

  天文学家计划收集更多的“快照”,最终建立一个描述星团合并演化的连续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
Top